重庆红色文化培训LOGO
井冈山红色培训 > 学习故事 > 贫困马克思写就《资本论》

贫困马克思写就《资本论》

2019-05-22
22 2019-05

09:22

纵观人类历史,凡有成就者,必有高风亮节。马克思就是在他一生中最贫困潦倒的时期写成《资本论》的。他在1852年2月给恩格斯的一封信中写道:“一个星期以来,我已达到非常痛快的地步:因为外衣进了当铺,我不能再出门,因为不让赊账,我不能再吃肉。”即使这样,马克思也没有屈服,没有停止工作。不畏艰难困苦,只为主义真,这就是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气节。

——《从政杂谈》(1990年3月)摘自《摆脱贫困》

■延伸阅读

马克思,这位共产党人的精神导师,用一生的奋斗写就“气节”二字。在伦敦开始写《资本论》时,马克思正处于人生最为困难的日子。由于缺少固定经济来源,加上资产阶级政府的迫害和封锁,饥饿和生存问题困扰着马克思一家。饥饿既成威胁,疾病复相侵袭,马克思写信向恩格斯倾诉:“我的妻子病了,小燕妮病了,琳蘅患一种神经热。医生,我过去不能请,现在也不能请,因为我没有买药的钱。八至十天以来,家里吃的是面包和土豆,今天是否能够弄到这些,还成问题。”他的六个孩子中的三个,就是在这样的贫困中夭折,甚至小孩死后连买副小棺材的钱也没有。

马克思在流亡伦敦期间,生活一直十分贫困。穷得付不起房租时,女房东叫来警察,把床铺、衣物,甚至连孩子的摇篮、玩具都查封了。几个孩子吓得躲在墙角里,偷偷地掉着眼泪。马克思无奈,只好冒着雨找新的住房,但是没有人收留。这时,药房、面包铺、牛奶铺的老板都来逼债了。燕妮在债主面前万般无奈,只好把自己的床抬出去卖掉以偿还欠债。但刚刚把床抬上车,警察又来了,说黄昏时搬运东西违犯法律,并诬蔑他们是要存心逃躲欠债。对于马克思来说,之所以需要钱和生命,只是为了革命事业。他在一封信中说:“假如我有足够的钱来养家,而我的书又已完成,那我是今天还是明天被投到剥皮场上,换句话说,倒毙,对我都无所谓了。”

马克思出身富裕家庭,23岁拿到博士学位,25岁娶了一位贵族小姐,还是《莱茵报》主编。他本应成为“马克思爵士”“马克思部长”“马克思行长”“马克思教授”,但他却抛弃了这一切,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为工作和革命颠沛流离40年,一贫如洗、儿女夭殇,直到1883年3月在办公桌前永远地睡去。马克思用行动,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气节。

习近平讲述马克思写《资本论》的故事,以此重申这样一个道理:高尚的气节是每一个成大事业者应有的品质,无论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坚定信念、坚守气节,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当前,面对利益诱惑和多元思想,应对改革挑战和转型压力,重温习近平的谆谆之言,“纵观人类历史,凡有成就者,必有高风亮节”,“高尚的气节是每一个领导者所应有的品质”,正可以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激发高尚气节,在利益诱惑面前洁身自好、在思想交锋面前站稳脚跟、在风险挑战面前勇于奋斗,从而推动“中国号”巨轮不断劈波斩浪,驶向更开阔的水域。


上一篇:中国的土地浸透他们的热血

下一篇:白马驮经与玄奘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