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红色文化培训LOGO
井冈山红色培训 > 学习书单 > 习近平谈《怎么办?》

习近平谈《怎么办?》

2019-05-22
22 2019-05

14:31

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谈到了《怎么办?》。

长篇小说《怎么办?》是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创作的长篇小说。作为俄国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优秀代表作,《怎么办?》主要围绕自由劳动、妇女解放和秘密革命活动三条线索展开,提出“只有斗争才能改变人民的厄运”,并以“未婚妻”隐喻革命。

这部小说的显著特色是以欢乐的情调、明朗的画面展示了新人的故事。人物新、故事新、思想新,正是俄国解放运动进入第二阶段的反映。小说主人公拉赫美托夫集中体现了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的特征,为接近人民跑遍了整个俄罗斯,干过樵夫、锯工、石匠、纤夫,最后成为职业革命家、一个“特别的人”:为锻炼革命意志,献身自己的理想,宁愿生活极其俭朴清苦。另一方面小说又借一个渴望自由和独立的新女性薇拉同平民知识分子罗普霍夫与吉尔沙诺夫的三角恋爱,表达对妇女解放和自由恋爱的新思想,通过薇拉创办的新型缝衣工场和她的四个梦,宣扬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小说结构新颖别致,叙述经常伴以政论性的旁白,并常用隐喻、暗示表示一代新人的革命活动。小说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广泛的反响,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俄国及其他许多国家的青年和革命者。

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曾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校演讲中引用了车尔尼雪夫斯基名言:“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行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一年后,在2014年10月15日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说到,“文艺也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相互了解和沟通的最好方式。去年3月,我访问俄罗斯,在同俄罗斯汉学家座谈时就说到,我读过很多俄罗斯作家的作品,如年轻时读了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后,在我心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上一篇:习近平谈《静静的顿河》

下一篇:习近平谈《包法利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