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红色文化培训LOGO
井冈山红色培训 > 学习岁月 > 习近平在正定(采访实录十八)

习近平在正定(采访实录十八)

2019-05-22
22 2019-05

15:59

原标题:“ 青年人很自然地把习书记当成表率 ”——习近平在正定

img/ueditor/1521009097177m_8a5d421130b7123f001c8a941336693f

采访对象:王勋涛,1983年前后任正定县西柏棠乡团委书记,后任团县委副书记等职,现任石家庄广播电视台台长。

采 访 组:本报记者 邱然 陈思 黄珊

采访日期:2017年4月19日

采访地点:石家庄市王勋涛同志办公室

采访组:王勋涛同志,您好!习近平同志当年在正定工作期间,您先后在西柏棠乡团委和团县委工作。请您谈谈这段时期他与团组织和年轻干部交往交流的情况。

王勋涛:1983年前后,我在正定县西柏棠乡做团组织工作。那时习书记是分管共青团工作的县委副书记。我到县里参加共青团工作会,经常能见到习书记,听到习书记讲话。习书记非常关心团的工作,非常重视青年干部培养,担任了县委书记仍然如此。我印象比较深的有几次。记得那年的“五四”青年节,习书记在常山影剧院礼堂给我们团干部和优秀团员开会讲话。那天,我坐在靠前的位置。习书记主要讲了到正定来工作以后这段时间,他对正定县方方面面情况的了解,特别是正定县璀璨的历史文化,以及所处的重要位置,同时还表达了对正定县未来发展的设想和憧憬。习书记把正定称作自己的第二故乡,整个讲话传递和表达了他对正定朴素真诚的情感,更对建设正定美好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激情,引发我们台下1000多名青年人的强烈共鸣。

习书记那时也就30岁,很年轻,很有朝气。他的讲话方式和语气特别能打动我们这些青年干部。那次讲话,让我们特别受鼓舞,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家乡的热爱。其实,我们这些正定本地人之前都没有踏下心来好好研究过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知道的事情也没有这么多。我们这是头一次听到从北京来的习书记,充满深情地把我们家乡的闪光点讲出来,所以大家都特别感动。习书记这篇演讲,在当时的《中国青年》杂志上发表了。后来,我把这个杂志收起来,一直保存着。

1983年,我被确定为县里青年干部的中远期培养对象,属于“第三梯队”,参加了县委党校的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培训班结业时,习书记亲自给我们讲话。他给我们提要求,告诉我们以后怎么做一个合格的年轻干部。从那时到现在,好多年过去了,我早已不是年轻干部了,但习书记当年那一番讲话,我现在还记忆犹新。一方面他站得高、看得远,讲话充满了哲理;另一方面,他很务实,讲的话很接地气,非常激励人。

我们这一批年轻干部,受到习书记很深刻的影响。从我个人讲,当时作为团干部,从心里受到习书记一言一行的感召,可以说对我一生的影响特别深刻。习书记虽然比我们大几岁,但当时也还是个青年人。随着我们后来对他了解越来越深,很自然就把他当成了我们青年人的表率,学习他严于律己、兢兢业业、拼命为党工作的坚强党性。习书记对我们青年干部的影响,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是长期持续的,是非常深刻的。

采访组:请您具体讲讲青年干部受到了习近平同志哪些深刻影响?

王勋涛:习书记生活简朴、平易近人对青年干部的影响就很大。举个例子来说,1984年我调到团县委工作,这样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也能够经常见到他。当时团县委是在县委办公楼后面第一排瓦房,习书记在县委二楼办公。我们共用一个食堂,所有县委大院的人都到那个食堂打饭。习书记到食堂去吃饭,都要从我们办公室旁边的一条路经过。到了饭点,我经常能看到习书记从那里过。他总是穿着一身绿色旧军装,有时候他去得很晚,经常是我们吃完饭回来了,他才去。食堂吃饭的人多时,他就不声不响地在后边排队。

当时的条件比较简陋,食堂没有大餐厅。我们打了饭,就在房前的小凳子和水泥板子上吃饭。习书记也经常在那个水泥板子上吃饭,而且和同志们有说有笑。我们对习书记的印象都非常好。大家都说,别看习书记这么年轻,但言行举止稳稳当当,工作兢兢业业,衣食住行艰苦朴素,不仅不像北京高干子弟,甚至都没有一般城市青年那么讲究。

县委办公室的同志和我们团委的同志都是好朋友,他们经常和我们讲起跟习书记一起骑自行车下乡的事。习书记每次下乡调研,所到之处肯定是在乡镇吃食堂,吃家常便饭,严格要求自己。这些在我们这些人当中口口相传,大家都知道,不是什么秘密。

习书记非常爱学习,读书很多。我去他的办公室送过几次文件,他的办公桌和床头上都是书。他一个人住在办公室,晚上基本上就是研究工作和读书。习书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虚心好学,善于从多方面汲取营养。他到正定后很快和县里各方面的优秀人才联系,加强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其中习书记和作家贾大山的深厚友谊已成为广为传颂的佳话。这一点对我们影响也非常大。

习书记思想解放又特别务实。他虽然很年轻,但抓工作很稳健很务实,推动工作很有力度,看准了的事情就义无反顾抓到底。1983年,习书记主持开展了整顿基层团组织工作。当时,他除了给我们讲意义,还着重教给我们工作方法。我们听了习书记的讲话后,认识提高了,目标明确了,思路更加清楚了,最终取得了可喜成效。习书记在正定工作的几年间,正定的变化非常大。在他严格要求下,干部作风有了很大改观,全县经济增长很快,老百姓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再就是他对正定文化的发掘,对文化界人士的尊重,对文物古迹的保护,特别是大力发展旅游这个思路取得了成功。比如建设“荣国府”这件事,在当时正定县老百姓当中产生的那种兴奋、激动、自豪,是非正定人所不能体会的。这些变化,这些工作,最终给正定干部和群众带来了自豪和自信。我们青年干部都自觉以习书记为榜样,立志为家乡的发展而努力学习,扎实工作,无私奉献。

采访组:习近平同志当年划片“包村”包的是塔元庄,我们了解到您也做过塔元庄的“包村”干部,请讲讲您知道的情况。

王勋涛:当时县委领导都划片“包村”,西柏棠乡塔元庄村就是习书记“包”的村。因为我当时是乡里的干部,也和其他乡干部“包”了这个村,常去塔元庄。我发现,塔元庄村干部和群众对习书记的感情特别深——习书记啥时候上塔元庄来的,他在塔元庄查看了什么地方,跟村里男女老少聊了啥,在谁家吃的粗茶淡饭,为村里办了啥事——这些点点滴滴,直到今天,30多年过去了,他们都记忆犹新。

2013年7月,习总书记在河北省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又回到了塔元庄,看望父老乡亲们。长期以来,塔元庄村不但是正定县,也是石家庄发展得比较好的一个村,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习总书记回到村里,乡亲们都又高兴又激动地叫他老书记,习总书记也十分高兴。群众的这种感情真的是发自肺腑的。

习书记离开正定后,最初几年经常在春节期间回来看望大家。习书记每次回到正定来,我们都奔走相告。老百姓和习书记特别亲,他走了以后大家都很想他,这种感情的传递,我们每一个人都切身体会到了。后来,他工作更忙了,关注的事情越来越多了,回来自然也就少了,但他对正定人民的那种真情,包括我们对他的深厚感情,越来越浓了。

当年习书记留给我的珍贵记忆是我毕生的精神财富,更是我为党工作的强大动力。


上一篇:习近平在正定(采访实录十七)

下一篇:习近平在正定(采访实录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