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红色文化培训LOGO
井冈山红色培训 > 学习用典 >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2019-06-05
05 2019-06

11:03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2007年2月7日习近平在《之江新语·做人与做官》一文中引用

■ 原典

应之曰:“是何观同而见异也?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是故艺可学而行可力也。天爵高悬,得之在命,或不速而自怀,或羡旃(zhān)而不臻,求之无益,故智者偭而不思。……”

——﹝东汉﹞张衡《应间》

■ 释义

《应间》是东汉科学家张衡重返太史令任职时写的一篇议论文章,全文共两部分,即“间者”的诘难和作者的应答。文中的“间者”是提出劝诫与责难的人。

早在汉安帝时,张衡就担任太史令,后来他离开了这一职位。顺帝初,张衡又回来担任此职。这引起了一些“间者”的诘难和非议:尽管你能叫三轮自转,使木雕独飞(三轮、木雕系张衡的发明),却免不了耷拉着翅膀落回老巢,你何不也调理调理自身的“机关”,赶快往高枝上飞呀?面对世俗小人的讥议,张衡作《应间》予以回答:“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夥(huǒ):多。意思是,君子不担心地位不够尊崇,而担心自身道德不够完善;不以收入不够高为耻,而以学识不够渊博为耻。对于高官厚禄,张衡无所求,他说:“捷径邪至,我不忍以投步;干进苟容,我不忍以歙(xī)肩。”《应间》体现了张衡一生不求功名利禄,为科学献身的坚定信念。

■ 解读

这句话出自东汉大科学家张衡,讲的是政德对于官员的特别意义。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一个领导干部的能力有大小、职务有高低,但在政德上应该用同一个标准衡量。现实生活中,一些干部往往比较关注仕途升迁、官级大小,而对立德、立言、立行则漠不关心。殊不知,身居高位而德不配位,位在要津而无所作为,不仅会伤害公共利益、贻误发展机会,最终也会殃及自己。尤其是,相比于普通人,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对社会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更要时刻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谦诚态度,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在实践中把做人与做官统一起来,把学习与改造统一起来,把“立言”与“立行”统一起来,把做人的过程看作是完善自我人格、夯实从政基础的过程,把做官的过程看作是提升政德境界、践行为民宗旨的过程。古人讲的“德不厚者不可使民”,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上一篇: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

下一篇: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