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红色文化培训LOGO
井冈山红色培训 > 党史故事 > 红军的渝东南足迹

红军的渝东南足迹

2021-09-17
17 2021-09

10:24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为长征胜利和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涉及重庆东南部的酉阳、秀山、黔江、彭水、石柱五个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二、六军团转战渝东南,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播撒了革命火种,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这五个区县,打出了两面红军旗帜,走出了一位红军将领。

红二、六军团转战渝东南

从1930年底开始,国民党军对湘鄂西苏区发起军事“围剿”,红三军(1931年由红二军团改称)在贺龙、关向应的领导下,多次击退敌人“围剿”,壮大了根据地。1932年7月,国民党军向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由于湘鄂西中央分局执行“左”倾冒险主义和单纯的防御战略,红三军遭受重大损失,被迫于10月上旬撤出洪湖苏区,于12月15日进入重庆巫溪、巫山两县。在重庆境内,红三军深入农户,发动群众,宣传革命,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1933年7月,贺龙建议红三军挺进渝东南,在酉阳、秀山、黔江、彭水地区创建新的根据地,得到关向应支持。12月19日,湘鄂西中央分局在湖北大村召开会议,决定放弃恢复湘鄂边根据地,赞同贺龙提出向酉阳、秀山、黔江、彭水地区发展,创建湘鄂川黔边新苏区的设想。这一时期,红三军向渝东南方向前进,攻占黔江县城,然后撤往鄂西地区。

1934年1月,红三军进入石柱境内,其后改造收编丰都金铃坝“神兵”队伍,组建鄂川边游击队(后改独立团)。3月,贺龙与关向应主张红三军回师酉阳、秀山、黔江、彭水,把鄂川边创建成为游击中心区域。之后,红三军重返渝东南,深入黔江、酉阳地区,组织发动群众、建立党的组织和苏维埃政府、扩充鄂川边独立团等。

5月,红三军占领彭水县城,随后西渡乌江,进入黔东地区。6月,红三军进入酉阳南腰界,以此为大本营创建川黔边革命根据地,为实现与红六军团的会师创造条件。

同年8月,担负长征探路任务的红六军团在任弼时、萧克、王震率领下,从湘赣根据地突围西征,历经数月的远征苦战后,进入川黔边地区。10月初,红六军团先遣队深入贵州沿河地区寻找红三军,红三军也派出部队分赴秀山、沿河、印江等地探寻和接应红六军团。最终,两军在贵州木黄会合。

10月27日,红三军、红六军团在酉阳南腰界举行会师大会。随后,部队进行整编,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番号,贺龙、任弼时分任军团长和政委;红六军团由萧克、王震分任军团长和政委。至此,红二、六军团统一行动,开始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中央红军进行长征后,红二、六军团从酉阳向湘西北挺进,在湘鄂川黔地区先后粉碎了敌人100多个团的围攻,有效牵制了追击中央红军的敌人。之后,根据党中央指示和遵义会议精神,1935年11月,红二、六军团主力在西康地区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参加长征共同北上。

打出两面红军旗帜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重庆成立(拟成立)十个地方红军组织,打出了十面红军旗帜,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川东及重庆地区的反动军阀和封建势力,扩大了土地革命的政治影响。其中,有两面旗帜在渝东南。

黔江红军游击大队 1933年秋,黔江“神兵”首领龚昌荣和湖北宣恩“神兵”首领黄丁山在宣恩找到红军,受到贺龙的接见。随后,两处“神兵”合编为红三军第二特科大队,龚昌荣任大队长,黄丁山任副大队长。

1934年4月20日,第二特科大队改称黔江红军游击大队,龚昌荣任大队长。与此同时,第二特科大队与红三军主力分开,在黔江境内坚持游击斗争。红军游击大队有80多人、70多支枪。游击队以红军为榜样,纪律严明,深得群众拥护。贫苦农民纷纷参加游击队,部队很快发展到100多人。

5月30日,川军与黔江团防1000多人“围剿”游击大队,龚昌荣身负重伤,游击大队被打散。此后,游击队员被迫分散隐蔽。

酉阳红军游击队 1934年6月初,红三军到达酉阳南腰界。6月19日,湘鄂西中央分局召开会议,决定建立黔东特区根据地,组织干部深入发动群众、组建工农武装、开展政权建设。红军很快在酉阳建立了南腰界、唐家溪、大坪盖、龙池四个游击大队和南腰界、唐家溪、大坪盖、龙池四个乡苏维埃政府。在此基础上,南腰界区苏维埃政府于8月1日成立。

酉阳红军游击队配合红三军主力攻打了冉家祠堂,先后参与20多次战斗,屡立战功。10月,红三军和红六军团在南腰界举行会师大会后,游击队一部编入红二军团随主力东进湘西,另一部编入重新组建的黔东独立师。

这两支地方红军组织,在艰难的环境下开展革命活动,有的打土豪分田地,有的建立游击根据地。不仅有力地支持和配合了主力红军,还积累了武装斗争的经验,锻炼和培养了一批军事干部,播下了宝贵的革命火种,最后都汇入了主力红军。

走出一位红军将领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重庆一共走出了十位红军高级将领。他们生在重庆,革命斗争在外地,他们的荣誉为重庆人民添光增彩。其中一位就是黔江籍革命家、红三军政委万涛。

万涛,1904年出生于黔江冯家坝。他自幼勤奋,读书刻苦,于1923年7月离开家乡到重庆求学,并考入重庆川东师范学校。在校期间,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毅然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洪流,从事学生运动、青年运动,积极要求进步和追求真理。1924年,在重庆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1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他去上海党的中央机关从事革命活动,曾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参与革命斗争。

1927年,万涛作为中央巡视员,到湖北贯彻“八七”会议精神,指导农运、农暴工作。1928年,鄂西特委在宜昌成立,他任副书记兼组织部长。1930年2月中旬,他传达中央和鄂西特委关于红四军东进与红六军会师的指示,出任红四军政委。两军会师后,组成红二军团,万涛任军团政治部主任。

1931年3月,湘鄂西中央分局成立,万涛任湘鄂西中央分局军委委员、湘鄂西临时省委常委和省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团委员。9月28日,红三军召开团级以上前委扩大会议,改组了红三军前委,他任前委书记和红三军政委。

不久,夏曦执行王明“左”倾路线,撤销了万涛的职务。1932年1月,在湘鄂西苏区党的第四次代表大会上,代表们对夏曦在湘鄂西苏区半年多的工作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万涛仍被选为湘鄂西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长。

湘鄂西党的四大结束后,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和红三军开始第一次大“肃反”。万涛被作为“改组派”首领之一,被戴上“反革命高等坐探”等帽子,于8月31日被错杀于湖北洪湖瞿家湾青龙坑,年仅28岁。

1957年12月,国务院拟定的《湘鄂西革命烈士纪念碑文》中列上了万涛的英名。1984年9月30日,民政部颁发《万涛革命烈士证明书》,万涛的革命功绩得到肯定。

留下革命足迹

红三军和红六军团转战渝东南地区,在酉阳、秀山、黔江、彭水、石柱留下了光辉的革命足迹。据不完全统计,酉阳、秀山、黔江、彭水、石柱有52处红军革命遗址遗迹,其中:

酉阳18处红三军司令部旧址,红三军没收委员会旧址,红三军医院旧址,南腰界区革命委员会(区苏维埃)成立大会会址,龙池乡苏维埃成立处旧址,红三军红军大学旧址,红三军宣传队旧址,大坪盖乡苏维埃成立处旧址,红三军机械所旧址,红三军政治部旧址,唐家溪乡苏维埃成立处旧址,红三军积极分子会议旧址,贺龙办公处旧址,中国共产党《十大纲领》宣传遗迹,红三军大坝场战斗遗址(红三军谷担会旧址),陈良玉(大坪盖游击队大队长)墓,龙溪红军烈士纪念碑,红二、六军团南腰界会师大会纪念亭。

秀山10处巴盘苏维埃遗址,坝芒乡苏维埃政权遗址,枷档河苏维埃政权遗址,红三军临时司令部旧址,红三军指挥部旧址,红三军倒马坎战斗遗址,红军桥,红军洞,红军黔东独立师川河盖战斗遗址,巴盘乡苏维埃政权纪念碑。

黔江15处红三军司令部旧址,南海红军革命纪念地,黄泥沱红军革命纪念地,水车坪红军革命纪念地,马喇湖红军革命纪念地,红军转战沙子场纪念地,鄂川边红军独立团革命纪念地,黔江红军游击大队脉东山战斗纪念地,红十八师朗溪战斗纪念地,周念民(红三军九师参谋长、六师参谋长)烈士纪念地,宋盘铭(红三军九师政委)烈士纪念地,龚昌荣烈士纪念地,万涛烈士故居,黄丁山烈士墓,三元宫红军烈士纪念地。

彭水4处红三军司令部汉葭旧址,统井关战场遗址,南渡沱红军渡口遗址,红三军驻地旧址。

石柱5处鄂川边红军游击总队活动地旧址,四川红军第二路游击队激战鱼池坝遗址,红军井,红三军休整地遗址,四川红军第三路游击队西乐坪战斗遗址。

为切实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2020年11月19日,湘鄂川黔渝五省市党史部门签订了《关于深化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历史研究合作框架协议》。深化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历史研究,可以推动湘鄂川黔渝成片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革命老区历史研究,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形成红色旅游线路,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综合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山城破晓:1949年重庆解放

下一篇:他们冒着雨雪住在街边屋檐下